2022年疫情反复,我们被困在学校里,一直在被封控。到了12月份,疫情迎来了转折点。国家实行全面放开政策,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做好感染新冠病毒的准备。当得知这个消息后,徐现刚老师立即和我们开会交流,让我们不要恐慌,准备好药品和关键性的物资,这个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。
到了12月份中旬,我开始发烧,经过核酸确认,我也染上了新冠病毒。我的症状还算是比较轻的,在宿舍进行自我隔离。在这过程中,感受到了学院和学校的温暖,学院联系食堂给我们送饭,直到我一周后康复转阴。在这一周内,感受到了各位老师以及各位同学对我的关心和照顾。
图:左一陈秋博士、左二陈慧卿博士、右一陈思衡博士
经过了一周的休息,身体开始逐渐恢复,后续就继续投入到之前制定的科研计划中。疫情同样也肆虐着广州,使得这边201专项缺少人员。在和徐老师沟通后,我们组建了一支三人支援广州的小队。前往广州支援这边的项目,完成之前的制定的任务,为我们的课题组贡献一份力量。我们三人小队,计划在济南要遥墙机场集合。我从中心校区赶赴机场,陈慧卿从潍坊出发,陈思衡从济宁出发。我们经过2个半小时的飞行,来到了美丽的“春城”广州,一下飞机就感受到这边的温暖与湿润。
岁末年初,我们来到了广州学习设备的安装调试。徐老师对我们说,我们调试设备一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,不能为了调试设备而去调试,更要懂得其中的原理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,既然学习了这个设备就要成为“专家”。本着这个原则,我们三个人各自负责一台设备。
真正上手之后才知道什么是,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觉知此事要躬行”,书本和论文上的东西需要我们亲手去实践操作才知道隐藏的奥秘。在这个调试过程中,学到了很多工程一体化控制、机械原理、材料和物理知识。使得我们几个人都受益匪浅。
在后续的广州之行中,相信我们三个人(陈秋、陈思衡、陈慧卿)能够继续完成各项的既定任务,学习到基础原理和知识,为大项目,为组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